眾所周知,在農(nóng)村生長著許許多多的野草,無論是在屋前屋后,還是村頭村尾,走在鄉(xiāng)間的小路上到處都是隨處可見的野草。
這些野草有些看似毫無用處,甚至常被農(nóng)民嫌棄,但是都有它們獨特的價值,有的還非常珍貴,只是很多人不了解。
下面為大家介紹3種農(nóng)村常見的野草,它們的根都是滋補佳品,而且有“土人參”的稱號,看看你們認識嗎?
1、櫨蘭

櫨蘭是農(nóng)村老屋旁常見的一種野草,在民間,很多人采摘它的嫩葉做菜吃,常用來做湯、炒食、煮面條等,味道鮮美,營養(yǎng)豐富,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,甚至還被很多人種植。
其實,櫨蘭的根才是寶,它的根狀似人參,因此大家都叫它“土人參”,也有人叫它“假人參”。其實,它雖不是真的人參,但是它的價值也不比人參小,其具有補中益氣、潤肺生津的功效,為滋補強壯藥,功效堪比人參。
2、地蠶草
地蠶草是農(nóng)村荒地上常見的一種野草,它為唇形科草本植物,因它的地下莖似蠶而得名地蠶草,在過去,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菜肴。
它的根莖又似蟲草,所以又有“土冬蟲草”的稱號,也有人叫它“土人參”,具有滋陰補血、益腎潤肺、清熱除煩的功效,常用來燉湯喝,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。
3、刺莧
刺莧是農(nóng)村非常常見的野菜,在路旁、屋旁、草地等到處都是,由于它全身都是刺而不被待見,但是它的嫩葉是一種很好吃的野菜,而且含鐵量豐富,補血效果十分好。
而且,刺莧的地下根也是寶,越老越有人愛,甚至被稱為“土人參”,常被人采挖來煲湯喝,有清熱解毒、祛風(fēng)除濕、散血消腫的功效,在民間為痔瘡的良藥。
櫨蘭、地蠶草、刺莧這3種都是農(nóng)村常見的植物,它們的根都是滋補佳品,都是“土人參”的稱號,價值非常珍貴,若你在家鄉(xiāng)遇見,請好好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