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50~60年代末期,國家正在大力發(fā)展農(nóng)業(yè)時,很多地方都出現(xiàn)了糧荒,大家都在生產(chǎn)隊辛苦勞作,就是為了種出更多的糧食。
我爺爺說當時生產(chǎn)隊工作都是以公分制,每一個勞動力一天多少公分,也就是多少糧食,家里孩子多的就由生產(chǎn)隊給糧食吃。我爺爺家連我爸爸一共6個孩子,生產(chǎn)隊給的糧食不夠吃,只能出去找野菜吃,有一種人們稱之為“美人蕉”也叫做“救命糧”在我們鄉(xiāng)下很是受歡迎,因為其可以充饑,可以保命。
蕉芋,為美人蕉科的植物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達2~3m。具塊狀根莖。莖微紫色,直立,粗壯。葉柄短;葉鞘邊緣微紫色;葉片長圓形,似芭蕉葉,葉寬20cm~30cm,長40~50cm左右,表面綠色,邊緣或背面紫色;有羽狀的平行脈,中脈明顯?偁罨ㄐ蚴枭、花為喇叭形、花瓣紅色,花包花心帶花粉,味道清甜。
美人蕉別名:蕉藕、姜芋、金山芋、旱藕、食用連蕉、藕芋、芭蕉芋、食用美人蕉。美人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都有,廣東、廣西、云南,貴州、四川、湖南、海南、福建、臺灣、香港等各省份。國外主要生長在印度群島、南美洲,東南亞各國都有。
美人蕉在我國饑荒年代起到很大的作用,其無毒,可以充饑,是名副其實的“救命糧”,只要問一下農(nóng)村70~80歲的老人,他們都會說以前的故事,是老人們經(jīng)歷過的真實故事。
我們小時候爺爺奶奶經(jīng)常去挖美人蕉回來,然后用水洗干凈,再放鍋里煮,當紅薯、芋頭吃。不吃習慣的感覺有一股青味,但是爺爺奶奶們說很好吃,也許是他們老一輩吃習慣了。
美人蕉在現(xiàn)代可以用作飼料,還可以加工成為定粉。大家對于美人蕉有什么看法,有沒有吃過這種蕉類,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種植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