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,聊到了紅薯種植的話題上了。老農說,種植紅薯也需要講究科學,否則,紅薯的產量是很難提高的。在咱們農村就有這么一句俗語:“辣椒栽雙不栽單,紅薯栽雙淚滿天”。這句俗語說的就是科學種植紅薯的事情。
“什么?咱們農村還有這么一句俗語?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呢?”我疑惑地問。
老農說:在咱們農村,的確是有這么一句俗語。至于說你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究竟是什么,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。
接下來,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了。老農說:
一、辣椒栽雙不栽單
辣椒為茄科、辣椒屬的一種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辣椒的原產地為墨西哥,在明朝末年時傳入到了中國。
辣椒是一種喜溫、喜光的作物,尤其是辣椒的幼苗,非常不耐低溫。一般情況下,苗期白天的溫度應該在25-30度之間,夜晚的溫度應該在15-18度之間,如果溫度不在這個區(qū)間當中,就會出現(xiàn)生長不良的現(xiàn)象。至于說光照的時長,每天至少應該在6小時以上。
辣椒的株型非常緊湊,是適宜于密植的一種作物,在種植辣椒時,應采用雙株栽培的方式進行栽培,而決不能采用單株的方式進行栽培,否則,不但會影響辣椒的產量,而且,辣椒植株也不能夠更好地生長。
那么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現(xiàn)象呢?
上面我們已經說了,辣椒是一種喜光的作物。而作為喜光的作物來說,它們都具有很強的趨光性。如果將兩株辣椒栽培在一起,兩株辣椒就會為了爭奪光照而競相生長,從而導致兩株辣椒都生長得非常健壯,在辣椒植株生長健壯的情況下,辣椒的產量自然就能夠提高。反之,如果將辣椒單株栽培,那么,辣椒植株就會失去對光照的競爭對象,于是,辣椒植株就會處于很“懶散”的生長狀態(tài)中,不但植株的生長速度會變得很慢,而且,其單株產量也非常低。因此,自古就有了“辣椒栽雙不栽單”的說法。
二、紅薯栽雙淚滿天
紅薯是管狀花目、旋花科的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。紅薯的“老家”在墨西哥以及從哥倫比亞、厄瓜多爾到秘魯一帶的熱帶美洲地區(qū)。在16世紀末葉時,紅薯才傳入到了我國進行種植。
紅薯的品種有很多,從藤蔓的長度上來區(qū)分,一般可分為長蔓紅薯和短蔓紅薯兩種。作為長蔓紅薯來講,其藤蔓的長度約在2米以上;而作為短蔓紅薯來講,其藤蔓的長度也應該在1.5米左右。
紅薯與辣椒一樣也是喜溫、喜光的作物,尤其是在生長地下塊莖的時候,紅薯對溫度的需求最強。倘若是紅薯的地上藤蔓太密實、太厚重,就能夠覆蓋地面,從而使地面因見不到陽光而導致地面上的溫度降低,進而影響地下塊莖的膨大生長,最后導致紅薯的產量降低。
倘若雙株栽培紅薯,兩株紅薯的藤蔓就會變得異常厚重,從而使地面見不到陽光,最后難以使紅薯高產。
另外,紅薯對地下水分、養(yǎng)分的需求也較多,倘若將兩株紅薯栽培在一起,它們就會因為同一穴坑中的水分、養(yǎng)分有限而無法滿足它們彼此的生長需求,從而導致產量降低。假若紅薯的產量很低,農民朋友們還怎么能夠高興呢?因此,古人說:“紅薯栽雙淚滿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