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田雜草種群復雜,單雙子葉混生嚴重,長殘留除草劑不合理使用,致使后茬作物容易受害。我省農業(yè)專家針對這些問題,研究提出了玉米田雜草綜合防除技術,可提高玉米產量10%-20%,保障后茬作物正常生長。
“通過多年多點試驗示范,應用效果表現(xiàn)為:比常規(guī)人工拔除雜草的防效高30%-50%,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,且增產5%-10%,畝增收40-80元;比不除草處理一般增產10%-20%,經濟、生態(tài)效益顯著!11月27日,省農業(yè)農村廳植保專家表示,該技術的核心是玉米種子的選擇和玉米不同生長期的用藥管理方法。
首先,種植戶要嚴格執(zhí)行檢疫制度,防止國外、外地的檢疫性及危害嚴重的惡性雜草進入本地;選育良種、適時播種、合理密植,人工或秸稈覆蓋或覆有色膜除草;在玉米不同生育期,根據(jù)草情輪換選用相應的高效、低殘留、低風險除草劑適時適量化除。
其次,在玉米播后苗前,或玉米覆膜前或移栽前要用土壤封閉劑。常用的土壤封閉劑可選用二甲戊靈、乙草胺、甲草胺、異丙草胺、異丙甲草胺等,也可選用異噁唑草酮進行土壤噴霧,主要防治對象是苘麻、藜、龍葵、反枝莧、鬼針草、馬齒莧、蒼耳、鐵莧菜、酸模葉蓼、婆婆納等多種一年生闊葉雜草,對馬唐、牛筋草、狗尾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也有較好的防除效果。
第三,在玉米3-5葉期、雜草2-4葉期,應對莖葉噴霧施藥。藥物可選用煙嘧磺隆、苯唑草酮等除草劑。這期間如果水花生嚴重發(fā)生,則可用氯氟吡氧乙酸防除;如果飯包草嚴重發(fā)生,則可用苯唑草酮防除;如果刺兒菜等菊科雜草嚴重發(fā)生,則可用二氯吡啶酸防除;如果香附子嚴重發(fā)生,則可用滅草松、氯吡嘧磺隆防除。
最后,玉米生長中期,可在各類玉米株高50厘米以后,使用草銨膦進行定向噴霧,防除行間各類雜草;行間噴霧不推薦使用草甘膦,特別是田間濕度大或施藥后下雨,易造成玉米藥害。
注意事項:本技術主要針對飼用雜交型玉米凈作田,對玉米制種田、鮮食玉米田、間套作玉米田應慎用或先試驗驗證后再大面積推廣應用。農戶應根據(jù)栽培品種、田間草相選用相應的除草劑或混用,按除草劑的標簽所示注意事項進行操作,選用除草劑專用扇形噴頭,畝用水量為30-40升,不適宜用機動彌霧器噴施除草劑。